血管瘤通常可以采用药物注射治疗,具体需根据血管瘤类型、大小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常用注射药物包括硬化剂、糖皮质激素等,适用于表浅或特殊部位的血管瘤。
药物注射治疗多用于婴幼儿血管瘤或部分成人局限性血管瘤。硬化剂如聚桂醇注射液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促使瘤体萎缩,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可抑制血管增生。治疗需分次进行,每次间隔数周,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色素沉着等反应,多数可自行缓解。对于表浅的草莓状血管瘤或较小海绵状血管瘤,药物注射可避免手术创伤,尤其适合面部等美观要求高的部位。
部分复杂血管瘤需联合其他治疗方式。范围超过5厘米的混合型血管瘤或位于重要器官旁的病灶,单纯药物注射效果有限,可能需结合激光或手术。生长迅速的婴幼儿血管瘤若伴随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需优先处理凝血功能障碍。侵犯骨骼或深层肌肉的血管畸形,药物注射仅作为辅助手段。
血管瘤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抓挠注射部位,观察是否出现皮肤坏死或感染。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定期测量瘤体大小并记录颜色变化,服药期间注意监测血糖和生长发育指标。所有药物注射治疗均须由专业医生操作,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