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腿肿可能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淋巴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凹陷性水肿、腹水、乏力等症状。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补充白蛋白、利尿治疗、病因治疗、肝移植等方式干预。
1、门静脉高压肝硬化导致肝脏结构改变,门静脉血流受阻引发压力升高,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患者常伴有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等表现。临床常用托伐普坦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减轻水肿,严重时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压力。
2、低蛋白血症肝脏合成功能下降使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外渗。可能出现指甲苍白、肌肉萎缩等营养不良体征。需通过人血白蛋白静脉输注补充,同时增加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摄入,但需控制每日蛋白质总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1.2克。
3、肾功能异常肝肾综合征时肾血管收缩导致水钠潴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可使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改善肾血流,联合托拉塞米片利尿,必要时进行血液滤过治疗。
4、内分泌紊乱醛固酮灭活减少引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促进肾小管钠重吸收。常见皮肤色素沉着、低钾血症。螺内酯片作为醛固酮拮抗剂可改善水钠潴留,需监测血钾水平避免高钾血症发生。
5、淋巴回流受阻肝窦压力增高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超过胸导管引流能力。可见脐周淋巴管扩张、乳糜性腹水。除病因治疗外,可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下肢淋巴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加重水肿。
肝硬化患者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适度抬高下肢15-20度促进静脉回流,记录每日体重及尿量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警惕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终末期患者应考虑肝移植评估,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