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息肉存在恶变可能性,但概率相对较低。乙状结肠息肉恶变风险主要与息肉类型、大小、数量、病理特征以及患者年龄、家族史等因素相关。
腺瘤性息肉是乙状结肠息肉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恶变风险较高的一类。腺瘤性息肉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恶变风险最高。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时恶变概率会明显增加,直径超过20毫米的息肉恶变风险更高。多发息肉患者的恶变风险也较单发息肉患者有所增加。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有结肠癌家族史或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的患者,其乙状结肠息肉恶变风险也会显著升高。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病变,恶变风险极低。这些息肉多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一般不会发展为恶性肿瘤。但即使是低风险的息肉类型,如果长期存在且体积较大,也不能完全排除恶变的可能性。对于病理检查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其恶变风险会明显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建议发现乙状结肠息肉的患者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随访,根据息肉类型和大小制定个体化的复查方案。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食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结肠息肉复发和恶变风险。如有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