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手术后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多饮水、使用抗生素、膀胱冲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通常与术后导尿管留置、免疫力下降、细菌逆行感染、泌尿系统损伤、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1、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导尿管留置期间需每日消毒尿道口,更换尿袋时注意无菌操作。术后短期内避免盆浴,选择淋浴以减少细菌感染概率。建议家长协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完成清洁,并观察有无分泌物异常。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可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避免饮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若患者存在心肾功能不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量。排尿时注意是否伴有灼热感或尿频症状,及时记录尿量及颜色变化。
3、使用抗生素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这些药物可抑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常见致病菌。用药期间禁止自行调整剂量,需完成全程治疗。若出现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膀胱冲洗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医生可能采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进行膀胱冲洗。该操作需由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可清除膀胱内脓液和细菌残留。冲洗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通常1-2天内自行缓解。冲洗频率根据感染程度调整,一般每日1-2次。
5、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尿常规,监测白细胞和细菌数量变化。必要时进行尿培养检查以明确病原体类型。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加重,需立即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长期随访可发现复发性感染或膀胱癌复发迹象。
膀胱癌术后患者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饮食上增加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尿道黏膜抵抗力。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骑自行车等可能摩擦会阴的活动。所有治疗措施均需在泌尿外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停用抗生素或更改复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