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炎和腺肌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腺肌炎通常指子宫腺肌炎,属于炎症性疾病;腺肌症一般指子宫腺肌症,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表现。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
1、病因差异子宫腺肌炎多与细菌感染有关,常见病原体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可能继发于分娩、流产后的宫腔操作。子宫腺肌症则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良性病变,与雌激素水平异常、子宫损伤等因素相关,通常不伴随感染。
2、症状表现子宫腺肌炎急性期表现为下腹剧痛、发热、脓性分泌物,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子宫腺肌症以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为主,可能伴随贫血,妇科检查可触及均匀增大的子宫,超声显示肌层回声不均。
3、病理特征子宫腺肌炎病理可见肌层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充血水肿。子宫腺肌症则表现为肌层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周围肌细胞增生肥大,形成微观或宏观的病灶结节。
4、治疗方法子宫腺肌炎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严重者需静脉给药。子宫腺肌症轻者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屈螺酮炔雌醇片控制症状,重者需子宫切除术或病灶切除术,GnRH-a类药物如亮丙瑞林可辅助治疗。
5、预后差异子宫腺肌炎经规范治疗多可痊愈,少数转为慢性。子宫腺肌症易复发,绝经后症状可自行缓解,但病灶可能持续存在,长期管理需定期随访监测。
建议患者出现异常痛经或盆腔疼痛时及时就医鉴别诊断。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食上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增加深色蔬菜水果补充抗氧化物质,贫血患者可适量补充动物肝脏、红肉等富铁食物。定期妇科检查对早期发现病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