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滴耳朵的正确步骤主要包括清洁外耳道、配制溶液、调整体位、滴入药液和保持姿势。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损伤耳道。
使用碳酸氢钠滴耳前需确认外耳道无破损或感染。将5%碳酸氢钠溶液预热至接近体温,患者侧卧使患耳朝上,轻柔牵拉耳廓使耳道变直,滴入3-5滴药液后保持体位5分钟。药液浓度过高可能刺激耳道黏膜,需按医嘱配制。滴耳时避免滴管接触耳道皮肤,防止交叉感染。药液温度过低可能诱发眩晕,冬季需特别注意加温。滴药后可能出现短暂耳闷感,属正常药物渗透现象。操作后观察是否出现耳痛、灼热感等异常反应。慢性中耳炎患者滴药前需清除脓性分泌物。鼓膜穿孔者禁用碳酸氢钠滴耳,可能导致内耳化学性损伤。幼儿滴耳需由家长固定头部防止扭动。
滴耳后24小时内避免耳道进水,洗澡可用防水耳塞保护。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耳部干燥清洁。若出现耳部红肿、瘙痒加剧或听力下降,应立即停用并就诊。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耵聍软化情况,通常连续使用3天后需专业冲洗。糖尿病患者使用前应检测血糖,高血糖环境易继发真菌感染。避免与其他滴耳液混用,间隔使用需至少间隔1小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自行操作困难者可到医院由护士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