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导致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多系统损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害主要有器官功能进行性恶化、继发感染风险增加、治疗难度显著提升、病死率升高、长期预后不良等。
1、器官功能进行性恶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会引发序贯性器官功能损伤,常见肺脏最先受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继而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导致凝血障碍,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引发少尿或无尿。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单个器官衰竭迅速波及其他系统,临床需持续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2、继发感染风险增加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后细菌易位可诱发脓毒症,同时免疫系统功能抑制会增加真菌感染概率。患者可能反复出现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侵袭性曲霉菌病等机会性感染,需联合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伏立康唑片等广谱抗微生物药物。
3、治疗难度显著提升多器官支持治疗存在相互矛盾,如血液净化需要抗凝但合并消化道出血需止血,机械通气正压会影响心输出量。临床常需平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剂量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使用注射用盐酸多巴酚丁胺维持循环时需同步调整呼吸机参数。
4、病死率升高伴随受累器官数量增加,病死率呈指数级上升。两个器官衰竭时病死率约30-40%,四个器官衰竭时超过80%。心血管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受累预后最差,需紧急实施体外膜肺氧合等高级生命支持手段。
5、长期预后不良存活患者中超过50%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肢体活动受限,部分需长期进行康复训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疾病,需持续服用复方α-酮酸片改善氮质血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纠正肾性贫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应严格遵循重症监护方案,营养支持建议采用低热卡渐进式肠内营养,使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时需监测胃潴留量。康复期需定期评估心肺功能,进行床上脚踏车训练等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家属需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变化,记录每日出入量数据供医疗团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