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间需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营养、个人卫生、情绪管理和适度活动。主要有保持会阴清洁、均衡膳食搭配、避免受凉吹风、保证充足睡眠、循序渐进恢复运动。
1、伤口护理顺产或剖宫产均需关注会阴或腹部伤口愈合。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剖宫产者需保持敷料干燥。出现红肿渗液需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修复。哺乳时建议采用侧卧姿势减轻腹部压力。
2、饮食营养产后饮食应包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搭配动物肝脏补充铁元素。适量食用小米粥、红豆汤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乳汁分泌不足者可增加鲫鱼汤、花生猪蹄汤等食疗方,注意少食多餐控制总热量。
3、个人卫生产后出汗较多需勤换内衣裤,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洗头后立即吹干头发,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且水温适宜。口腔护理可用软毛牙刷清洁,恶露期间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观察出血量变化。
4、情绪调节激素水平波动易引发情绪低落,可通过音乐放松、亲友倾诉缓解压力。出现持续失眠或焦虑需警惕产后抑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郁安神颗粒等中成药。丈夫应主动分担育儿责任。
5、活动恢复产后6小时可开始床上翻身活动,次日尝试床边坐立。顺产3天后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剖宫产需延迟至2周后。避免提重物和久蹲,42天内禁止同房。出现眩晕或腹痛需立即停止活动。
传统坐月子习俗需科学调整,房间每日通风2次但避免直吹,空调温度维持在26℃左右。建议穿着长袖棉质衣物,使用艾草泡脚改善血液循环。哺乳期继续补充叶酸和钙剂,定期进行产后复查评估子宫复旧情况。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合理搭配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大出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