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主要表现为突发眩晕、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症状。小脑梗死的典型体征包括构音障碍、肌张力减低、平衡障碍、意向性震颤、轮替运动障碍等。小脑梗死通常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引起,需通过头颅CT或MRI确诊,急性期需尽快就医干预。
1、突发眩晕小脑梗死患者常以突发剧烈眩晕为首发症状,多伴随恶心呕吐。眩晕特点为与头位变化无关的持续性旋转感,与小脑前下动脉供血区缺血影响前庭小脑通路有关。患者常因眩晕无法站立,需与耳石症等周围性眩晕鉴别,后者眩晕多在特定头位诱发且持续时间短。
2、共济失调病灶同侧肢体出现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步态蹒跚、醉酒样行走,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阳性。小脑半球梗死导致肢体共济失调更显著,而蚓部梗死则以躯干性共济失调为主。患者常主诉拿取物品不准、扣纽扣困难等精细动作障碍。
3、眼球震颤水平或旋转性眼震是小脑梗死的特征性表现,多向病灶侧注视时加重。小脑绒球小结叶受累时可出现下跳性眼震。眼震机制与小脑对前庭眼反射调节功能受损有关,常伴有视物晃动等视觉症状。
4、构音障碍表现为爆发性语言或吟诗样语言,发音含糊不清但无失语。小脑蚓部及齿状核区域缺血会影响发音肌肉的协调运动,导致语音轻重调节异常。这种构音障碍具有特异性,可与大脑病变引起的语言障碍明确区分。
5、肌张力减低病灶同侧肢体出现肌张力减退,表现为关节被动活动阻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小脑通过红核脊髓束调节肌张力,梗死时导致抑制性冲动减少。检查时可发现肢体摆动幅度增大,呈现钟摆样腱反射特征。
小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避免跌倒造成二次伤害。恢复期需进行系统平衡训练,包括重心转移练习、步态训练等康复治疗。饮食建议低盐低脂,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必要时行血管内治疗预防复发。出现新发头痛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