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异物、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氧疗、补液支持、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流感病毒等病原体侵袭肺部时,可能诱发病毒性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咳嗽伴痰鸣音等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进行祛痰治疗。
2、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能导致细菌性肺炎,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呼吸急促。需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认感染类型,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3、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特征为刺激性干咳和持续低热。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对支原体有特异性抑制作用,配合多潘立酮混悬液改善食欲不振症状。
4、吸入异物奶液或食物误吸入气道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表现为突发呛咳和面色青紫。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清除异物,必要时通过支气管镜取出残留物,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控制感染。
5、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或营养不良患儿易发生重症肺炎,可能合并胸腔积液等并发症。除规范抗感染治疗外,可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严重缺氧时需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家长应保持患儿所处环境湿度在50%左右,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避免呛咳。密切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若出现鼻翼煽动或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D滴剂促进呼吸道黏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须严格遵医嘱。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包括肺炎球菌疫苗和Hib疫苗等,是预防婴幼儿肺炎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