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女性泌尿系统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可能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糖尿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坠胀、血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明确诊断。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大肠埃希菌占主要比例。细菌通过尿道口逆行进入膀胱或肾脏,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2、尿路梗阻尿路结石、肿瘤或先天畸形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增加感染风险。尿液滞留为细菌繁殖提供环境,可能引发反复感染。伴随症状包括排尿困难、腰部胀痛等。需通过超声或CT检查明确梗阻原因,必要时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解除梗阻。感染期间可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碳酸氢钠片等药物。
3、免疫力下降妊娠期、绝经后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变薄,抗菌能力降低。这类患者可能伴有疲劳、低热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在抗感染同时增强免疫力,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匹多莫德口服液,并保证充足睡眠。
4、卫生习惯不良如厕后擦拭方向错误、性生活后未及时排尿、长期使用护垫等习惯可能将肠道细菌带入尿道。此类感染多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膀胱刺激症状。改善卫生习惯是关键,需从前向后清洁会阴,性交后尽快排尿,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急性期可短期服用呋喃妥因肠溶片、三金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5、糖尿病控制不佳血糖过高会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成为细菌培养基,同时损害神经造成排尿不尽。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时可能症状不典型,但易进展为肾盂肾炎。需严格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合并感染时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广谱抗生素,并增加每日饮水量。
预防女性泌尿系统感染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养成定时排尿习惯。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液过度清洁会阴。饮食上可适量摄入蔓越莓制品,其含有的原花青素有助于抑制细菌黏附。出现症状后应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排尿次数、尿量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急性期可暂时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均衡饮食,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