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地包天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乳牙滞留、呼吸道疾病、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地包天在医学上称为前牙反颌,表现为下前牙覆盖上前牙,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发育。
1、遗传因素父母或直系亲属存在前牙反颌时,儿童发生概率较高。遗传性反颌多伴随下颌骨过度发育或上颌骨发育不足。建议家长在儿童乳牙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干预可通过功能性矫治器调整颌骨生长方向。
2、不良口腔习惯长期吮指、咬唇、舌前伸等习惯会导致下颌前突。这些行为可能改变牙齿受力方向,建议家长及时纠正。对于顽固性习惯,可佩戴舌挡或唇挡等口腔习惯阻断器,配合正畸医生指导进行肌功能训练。
3、乳牙滞留乳前牙迟脱会使恒牙萌出位置异常,形成反颌。乳牙龋坏或根尖周炎可能影响牙根吸收。家长需关注儿童换牙期牙齿更替情况,出现乳牙滞留时需及时拔除,必要时使用间隙保持器为恒牙预留位置。
4、呼吸道疾病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会迫使儿童长期口呼吸,导致上颌骨发育受限。这类患儿常伴腭盖高拱、面部狭长等特征。建议耳鼻喉科与正畸科联合治疗,先解除呼吸道阻塞再矫正牙颌畸形。
5、颌骨发育异常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如唇腭裂、半侧颜面短小症等会导致严重反颌。这类情况需在专业口腔颌面外科进行评估,可能需进行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早期可通过头帽-颏兜等矫形装置抑制下颌过度生长。
家长应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3岁起可每年做一次正畸评估。日常生活中需监督儿童避免咬硬物、单侧咀嚼等行为,保证钙磷等营养素摄入。对于已出现反颌的儿童,建议在替牙期8-10岁开始干预,此时颌骨可塑性较强,治疗效果较好。严重骨性反颌需在青春期后通过正颌手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