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痱子通常由汗腺导管堵塞、高温潮湿环境、衣物摩擦等因素引起,可能与汗疹、毛囊炎等疾病相关。起痱子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密集小丘疹或水疱,伴有瘙痒或灼热感。
1、汗腺导管堵塞汗液无法正常排出时会导致汗腺导管堵塞,常见于婴幼儿或肥胖人群皮肤皱褶处。汗液滞留刺激周围组织形成痱子,表现为针尖大小的透明水疱。建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使用油脂类护肤品堵塞毛孔。若继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
2、高温潮湿环境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汗液分泌,增加汗腺导管压力。多见于夏季或热带地区,好发于颈部、胸背部等部位。皮肤可出现红色丘疹伴刺痛感。需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凉毛巾冷敷患处,必要时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3、衣物摩擦刺激化纤材质或过紧衣物反复摩擦皮肤会损伤角质层,阻碍汗液蒸发。常见于运动后或长期卧床者,痱子多出现在腰带、衣领等受压部位。应选择宽松吸湿的纯棉衣物,出汗后及时更换,局部可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屏障。
4、汗疹汗疹即红色粟粒疹,因汗管破裂导致汗液渗入表皮层引发炎症反应。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或免疫异常有关,表现为密集红色丘疹伴剧烈瘙痒。需避免搔抓,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合并感染时联用红霉素软膏。
5、毛囊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会引起化脓性炎症,初期症状与痱子相似。常见于多汗或卫生条件差者,皮损为红色脓疱伴疼痛。需外用碘伏消毒,配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菌药物,严重者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保持室内温度25℃左右,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后轻轻拍干。婴幼儿需勤换尿布并涂抹护臀霜,成人运动后及时擦汗。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洁,选择pH值中性的沐浴露。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脓液、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