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若不及时治愈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脓毒血症、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针对性治疗。
1、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可能导致肺泡通气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意识模糊等症状,需通过血气分析确诊。临床常用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维持氧合,药物可选择尼可刹米注射液、盐酸洛贝林注射液等呼吸兴奋剂。
2、脓毒血症肺部感染灶中的病原体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寒战高热、心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异常,严重时导致感染性休克。治疗需联合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
3、肺脓肿持续存在的肺部感染可形成坏死性空洞,腔内积聚脓液形成肺脓肿。患者常有咳大量脓臭痰、胸痛等症状,CT检查可见含气液平的空洞影。除抗生素治疗外,必要时需行经皮肺穿刺引流或肺叶切除术。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肺炎发作会导致气道重塑和肺实质破坏,逐渐发展为持续性气流受限。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稳定期可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控制症状。
5、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累及心脏、肾脏、肝脏等多个器官。临床表现为少尿、黄疸、心肌酶升高等,需通过血液净化、血管活性药物等综合治疗。早期识别器官功能损害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肺炎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以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周3-5次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注意监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若出现胸闷加重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复诊。保持居室通风换气,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