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手术后或外伤后鼻子塌陷可通过鼻整形修复手术、自体软骨移植、假体植入、保守治疗及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塌陷通常由软骨支撑不足、瘢痕挛缩、感染、外伤严重或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
1、鼻整形修复手术:
针对严重塌陷需通过开放式或闭合式鼻整形术重建鼻部支架。医生会根据塌陷程度选择鼻中隔延伸移植物或鼻小柱支撑杆,术中同步矫正鼻翼塌陷和鼻孔畸形。术后需佩戴鼻夹板固定1-2周,3个月内避免挤压碰撞。
2、自体软骨移植:
取耳软骨、肋软骨或鼻中隔残余软骨进行雕刻移植,适用于局部轻度塌陷修复。耳软骨多用于鼻尖塑形,肋软骨适用于全鼻重建。移植后软骨存活率约90%,但存在5%-10%的吸收率可能需二次修复。
3、假体植入:
硅胶或膨体假体适用于不接受取自体软骨的患者。术前需CT评估鼻部皮肤厚度,皮肤过薄者易出现假体显形或穿透。假体需定期更换,10年内约15%患者可能出现移位或排斥反应。
4、保守治疗:
早期轻度塌陷可尝试鼻模塑形,通过定制硅胶内支撑模维持鼻部形态3-6个月。配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可抑制瘢痕增生,但对骨性结构塌陷无效。需每日清洁鼻腔防止感染加重变形。
5、心理干预:
容貌改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建议参与正念减压课程。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体象障碍,必要时联合抗焦虑药物。加入鼻整形患者互助团体有助于重建社交信心。
术后3个月内需保持头部抬高睡姿,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移植软骨移位。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软骨修复,每日摄入鸡蛋、深海鱼等食物。鼻腔冲洗每日2次预防感染,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鼻腔冲洗器。外出佩戴防晒口罩减少紫外线对移植软骨的影响,冬季注意鼻部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影响血供。定期复查鼻内镜观察愈合情况,术后1年内避免潜水或高空飞行等气压剧烈变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