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病毒性疱疹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口腔病毒性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或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当感染者处于疱疹发作期时,水疱破溃后含有大量病毒颗粒,此时传染性最强。健康人群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餐具、毛巾等物品,或与感染者共用餐具、亲吻等行为均可能造成感染。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更易被传染,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口腔黏膜簇集水疱等症状。
病毒在无症状潜伏期仍可能通过唾液微量排出,但传染概率较低。日常应避免与发作期患者密切接触,不共用个人物品,接触疱疹部位后及时洗手。患者水疱结痂后传染性显著降低。
出现口腔疱疹后应单独使用餐具,保持口腔清洁,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需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