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后多数患者可正常生活,少数可能出现消化功能短期不适。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直接进入肠道参与脂肪消化。
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与胆汁持续排入肠道有关。术后1-3个月肠道逐渐适应无胆囊状态,多数患者症状自行缓解。部分患者进食高脂食物后可能出现脂肪泻,建议采用低脂饮食并分次进食。术后胆总管可能代偿性扩张以替代部分胆囊功能。
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如胆汁漏、胆管损伤或胆总管结石。长期随访数据显示,约5-10%患者可能出现胆总管结石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右上腹痛、黄疸或胰腺炎。这类情况需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确诊。
术后建议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限制每日脂肪摄入量在50克以下。可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E软胶囊。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若出现持续腹痛、陶土样大便或皮肤巩膜黄染应及时就诊。术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切口疝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