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肺部感染和血栓栓塞等。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影响预后。
1、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引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猝死风险。患者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
2、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肾脏血流减少,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水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3、肝功能异常:心力衰竭导致肝脏淤血,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腹水等。治疗需改善心功能,使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引流。
4、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肺淤血,易发生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
5、血栓栓塞:心力衰竭患者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可能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预防需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高脂肪食物,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心肺功能。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