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先天性梅毒的治疗以青霉素为主,早期治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先天性梅毒是由母体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治疗需根据患儿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方案。
1、青霉素是治疗先天性梅毒的首选药物,具体方案包括水剂青霉素G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水剂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kg,分2次静脉注射,疗程10-14天;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kg,肌内注射,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红霉素或头孢曲松替代。
2、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儿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等。血清学检查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直至转阴或滴度稳定在低水平。脑脊液异常者需每6个月复查一次,直至正常。
3、除药物治疗外,还需加强护理和营养支持。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继发感染;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促进生长发育;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对已出现并发症的患儿需进行针对性治疗。神经梅毒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骨梅毒需制动并给予止痛药物;肝脾肿大者需保肝治疗。严重并发症如脑积水、视神经萎缩等需多学科协作治疗。
5、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关键在于孕期筛查和及时治疗。所有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阳性者需立即治疗。治疗方案为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确保治愈。
先天性梅毒的治疗需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以青霉素为基础,结合对症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同时加强孕期筛查和预防,从根本上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