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心衰是指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心脏功能严重受损且无法通过常规治疗逆转,主要表现为顽固性呼吸困难、极度疲乏、持续水肿等症状。终末期心衰通常由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基础疾病长期未控制导致,患者可能需要机械循环支持或心脏移植等终极治疗手段。
终末期心衰的核心特征是心脏泵血功能极度衰竭,即使静息状态下也无法满足机体基本需求。患者会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活动耐量显著下降至无法完成日常起居。液体潴留表现为全身性水肿、胸腔积液或腹水,利尿剂治疗效果逐渐减弱。部分患者合并心源性恶病质,表现为体重持续下降、肌肉消耗及营养代谢紊乱。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发生率明显增高,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实验室检查可见脑钠肽水平持续升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伴心脏扩大。
终末期心衰的治疗需多学科团队协作,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优化药物治疗包括联合使用袢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但多数患者对药物反应有限。器械治疗可选择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对于符合条件者,左心室辅助装置可作为过渡或终极治疗,心脏移植是终末期患者的根治性选择。姑息治疗团队需早期介入,帮助控制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并提供心理社会支持。
终末期心衰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监测每日体重变化,3天内增长超过2公斤需及时就医调整利尿方案。保持适度床旁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但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家属应学习识别急性加重的征兆如夜间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并掌握氧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方案,与医生共同决策是否转入临终关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