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可能对胎儿造成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等影响。支原体感染主要由生殖道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孕妇感染后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隐痛等症状,需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
1. 早产风险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导致胎膜早破或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可能出现规律宫缩伴阴道流液,需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临床常用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治疗,但孕妇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喹诺酮类等禁忌药物。
2. 胎儿发育迟缓解脲支原体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营养吸收,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超声检查可见胎儿腹围小于孕周标准,可能伴随羊水过少。建议孕妇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住院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禁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抗生素。
3. 新生儿感染分娩过程中母婴垂直传播可能导致新生儿结膜炎、肺炎或败血症。新生儿可出现发热、呼吸急促、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临床常用红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4. 流产概率增高孕早期感染可能引发绒毛膜羊膜炎,导致胚胎停育或先兆流产。孕妇多有持续发热伴阴道出血,血清CRP检测结果异常升高。需卧床休息并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注射液,禁忌自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掩盖症状。
5. 远期神经系统影响少数病例中支原体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引致胎儿脑室扩张,产后表现为运动发育滞后。MRI检查可见脑白质异常信号,需儿科神经专科随访。孕期预防重点在于规范产检,发现感染及时使用克拉霉素胶囊等可通过胎盘的药物。
孕妇应定期进行TORCH筛查和阴道微生态检测,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盆浴和使用公共浴具。出现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时需及时尿培养检查,治疗期间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并用沸水消毒。饮食上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以增强黏膜免疫力,所有抗菌药物使用必须由产科医生评估后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