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在肛门口通常属于低位肛瘘。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根据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可分为低位肛瘘和高位肛瘘。
低位肛瘘的瘘管位于肛门括约肌浅部以下,开口多靠近肛缘,症状相对较轻,可能表现为肛周反复流脓、瘙痒或轻微疼痛。这类肛瘘因位置表浅,手术难度较低,术后恢复较快,多数可通过瘘管切开术或挂线疗法治愈。
高位肛瘘的瘘管穿越肛门括约肌深部或向上延伸至直肠周围,瘘口可能距肛缘较远,常伴随肛周脓肿、发热等严重感染症状。治疗需谨慎处理括约肌保护问题,可能采用分期手术或生物材料填充等复杂方式。若肛门口瘘管伴随深部硬结、多发性外口或排便控制障碍,需警惕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能。
肛瘘患者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和辛辣刺激饮食,术后需定期换药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无论低位或高位肛瘘,均建议尽早就诊明确分型,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肛门功能损伤或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