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度13毫米是否正常需结合月经周期阶段判断,增殖期可能偏厚,分泌期属正常范围。异常增厚可能与激素失衡、子宫内膜息肉等因素有关。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呈现动态变化。增殖期早期厚度通常为4-6毫米,随着卵泡发育逐渐增厚至8-12毫米。排卵后进入分泌期,内膜在孕激素作用下继续增厚至10-16毫米,此时13毫米属于正常生理变化范围。若月经来潮前持续超过15毫米或绝经后超过5毫米则需警惕病理状态。
非月经周期相关增厚需考虑病理性因素。长期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因雌激素持续刺激,内膜可增厚至20毫米以上并伴随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息肉多表现为局部突起性增厚,超声显示宫腔内高回声团块伴血流信号。子宫腺肌症患者内膜基底层侵入肌层,常合并痛经与经量增多。子宫内膜增生或癌变时可能出现异常增厚伴血流丰富,需通过诊刮病理确诊。
建议月经干净后3-5天复查超声,避免经前期检测造成的生理性误差。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脂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出现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