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通常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这两种药物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药物流产的用药方案主要有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地诺前列酮、缩宫素等。药物流产存在一定风险,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不可自行购药使用。
1、米非司酮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药物,能阻断孕酮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导致蜕膜组织坏死、胚胎剥离。该药物适用于停经49天内的早期妊娠终止,需与前列腺素类药物序贯使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下腹痛等,禁忌症包括肾上腺疾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情况。
2、米索前列醇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类似物,可增强子宫收缩力和宫颈软化,与米非司酮联用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用药后可能出现寒战、发热、腹泻等反应,青光眼、哮喘患者慎用。该药物需在服用米非司酮36-48小时后使用,用药后需留院观察妊娠组织排出情况。
3、卡前列甲酯卡前列甲酯为阴道给药的合成前列腺素制剂,通过直接作用于子宫肌层引起收缩。适用于对米索前列醇不耐受者,可减少口服给药的胃肠道反应。使用后需密切监测阴道出血量,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4、地诺前列酮地诺前列酮是另一种前列腺素类药物,可通过阴道栓剂形式给药,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和子宫收缩。该药物起效时间较长,适用于需要缓慢诱导宫缩的情况。使用时可能出现子宫过度刺激症状,需在医生监护下调整剂量。
5、缩宫素缩宫素主要用于药物流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辅助治疗,能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压迫血管止血。该药物需静脉给药,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和尿量,禁用于胎位异常、骨盆狭窄等情况。不作为药物流产的主要用药,多用于不全流产的后续处理。
药物流产后需卧床休息2-3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饮食上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按时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无残留。如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量出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药物流产成功率约为90%,若发生不全流产可能需行清宫手术,后续需采取可靠避孕措施至少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