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能否治好需根据病理类型和病情进展判断,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临床治愈,部分需长期控制延缓肾功能恶化。慢性肾炎是肾小球疾病的慢性进展状态,主要与免疫异常、感染、代谢疾病等因素相关。
病理类型较轻且处于早期阶段的慢性肾炎,如微小病变型肾病或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达到临床治愈。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此类患者若治疗及时,部分可完全缓解且不复发。
对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炎等病理类型,或已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疗目标转为延缓疾病进展。需长期服用缬沙坦胶囊、阿魏酸哌嗪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必要时联合免疫抑制剂。此类患者虽难以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管理可维持肾功能稳定10-20年,部分可避免进入尿毒症期。
终末期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已严重受损,需通过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替代治疗。此时重点在于并发症管理和生活质量提升,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纠正贫血,配合碳酸钙D3片防治肾性骨病。这类患者虽无法逆转肾脏损伤,但通过替代治疗仍能长期生存。
慢性肾炎患者应严格控制每日食盐摄入在3-5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避免豆制品及动物内脏。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复查尿常规、血肌酐和肾脏超声,出现水肿或血压升高需及时就诊。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