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出现的白色物质通常是正常愈合过程中的纤维蛋白渗出物或食物残渣,少数情况下可能与感染或干槽症有关。拔牙创口在愈合初期会形成淡黄色或灰白色伪膜,这是机体修复的自然反应。
拔牙后24-48小时内,创口血凝块表面会逐渐被纤维蛋白网覆盖,形成保护性伪膜。这种物质质地柔软,无强烈异味,伴随轻微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保持口腔清洁时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避免用力漱口或触碰创面。正常伪膜会在3-5天后逐渐被新生牙龈组织替代。
若白色物质伴有剧烈疼痛、腐败臭味或灰绿色分泌物,则需警惕感染或干槽症。这种情况常见于术后72小时,创口血凝块溶解暴露出骨面,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和发热。吸烟、口腔卫生不良或过度漱口者更容易发生。此时需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处理,必要时配合抗生素治疗。
拔牙后应避免吸烟饮酒,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进食温凉软食。使用对侧牙齿咀嚼,术后48小时可开始轻柔含漱。若出现持续剧痛、肿胀加重或发热超过38℃,应立即复诊。正常愈合期间白色伪膜会随时间逐渐消失,无须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