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手术后肺部漏气可能由手术创口未完全愈合、肺组织损伤、胸腔内压力异常、肺部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治疗、支气管镜修补、二次手术等方式治疗。
1. 手术创口未愈:手术缝合处因咳嗽或活动导致微小裂开,气体从肺泡漏入胸腔。需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行低负压吸引。
2. 肺组织损伤:术中器械操作可能造成肺实质损伤,表现为持续气泡溢出。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等止血药物,配合高频通气支持。
3. 胸腔压力异常:术后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或自发性气胸导致胸膜腔负压失衡。需调整呼吸机PEEP值,胸腔引流瓶持续观察气泡量变化。
4. 肺部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发支气管胸膜瘘,伴随发热、脓痰。建议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并行纤维蛋白胶封堵治疗。
术后应限制患侧肢体活动,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食物促进组织修复,若漏气量持续增加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