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阴道炎通常可以治愈,治疗周期一般为1-2周。治疗效果主要与规范用药、个人卫生管理、免疫力状态、药物敏感性以及是否合并其他感染等因素相关。
真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及灼痛感。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常用阴道栓剂如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口服药物如氟康唑胶囊。轻度感染单次用药可能见效,反复发作需延长疗程至3-6个月。妊娠期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如制霉菌素阴道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治疗抵抗,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或免疫缺陷人群。这类情况需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时需联合甲硝唑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伴侣无症状通常无须治疗,但反复感染时需共同用药。
日常需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冲洗阴道。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治疗后3个月未复发可视为临床治愈,但仍有约5%-8%患者可能转为复发性感染,需定期随访。出现症状反复应及时就医,不建议自行重复用药以免导致菌群失调或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