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手术主要通过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等方式降低眼压。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青光眼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
青光眼手术的核心目标是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或减少房水生成,以控制眼压。小梁切除术是经典术式,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网和虹膜组织形成滤过通道,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术中需制作巩膜瓣并缝合,术后需密切观察滤过泡形态。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将微型引流装置植入前房,适用于难治性青光眼或多次手术失败者,该装置可调节房水排出速率。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可能需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解除瞳孔阻滞。部分病例可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等微创方式,通过激光改善房水流出。
手术需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术前需全面评估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等参数。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浅前房、滤过泡渗漏或纤维化,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部分患者需按摩滤过泡维持功能。部分病例术后可能出现眼压反弹,需联合药物控制或二次手术。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如内路粘小管成形术创伤更小,但适应症较局限。
青光眼术后需避免揉眼、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眼压和视神经状况。保持清淡饮食,控制血压血糖,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外出佩戴防护眼镜,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若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多数随时间缓解,长期需关注白内障进展等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