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时腰疼可能与盆腔充血、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子宫收缩异常、腰椎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月经期腰疼通常表现为下腰部酸胀或钝痛,部分可能伴随小腹坠胀感。
1、盆腔充血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导致局部血流增加,可能压迫腰骶神经丛引发疼痛。建议经期避免久坐久站,用热毛巾敷腰腹部促进血液循环,适量饮用红糖姜茶缓解不适。
2、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子宫内膜脱落时释放过量前列腺素,会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度并降低疼痛阈值。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或萘普生片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3、子宫收缩异常子宫过度后倾或收缩不协调可能牵拉骶韧带引发牵涉痛。推荐膝胸卧位练习改善子宫位置,疼痛明显时需排查是否存在子宫腺肌病等器质性疾病。
4、腰椎病变原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者在经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加重症状。这类患者需避免提重物,可尝试低频脉冲电治疗,必要时进行腰椎MRI检查。
5、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侵袭骶韧带或直肠子宫陷凹时,经期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腰骶部疼痛。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药物包括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
经期腰疼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或散步,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腰部压力。饮食注意补充含钙镁食物如黑芝麻、深绿色蔬菜,减少咖啡因摄入。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异常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妇科排查盆腔炎等疾病。记录疼痛周期和特点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