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完牙后牙疼可能与牙体预备刺激、临时冠不适、咬合问题、继发龋齿或牙髓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修复体、抗炎治疗或根管治疗等方式缓解。
1、牙体预备刺激牙齿磨除过程中对牙本质造成机械性刺激,可能引发短暂敏感反应。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无自发痛症状。通常1-2周内逐渐适应,期间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可使用抗敏感牙膏辅助缓解。
2、临时冠不适临时修复体边缘密合度不足可能导致食物嵌塞或牙龈压迫。常见修复体边缘处胀痛,可能伴随牙龈红肿。需及时复诊调整冠边缘形态,必要时更换临时冠材料。牙龈炎症可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
3、咬合高点修复体咬合面过高会引起咀嚼时定点剧痛,长期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特征为咬合瞬间锐痛,叩诊阳性。通过咬合纸检查定位后,由医生调磨修复体高点即可改善。
4、继发龋齿修复体边缘微渗漏可能引发继发龋,表现为修复体周围牙体变色、探诊酸痛。需拆除原修复体去净腐质后重新修复,中深度龋坏需配合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保护牙髓。
5、牙髓炎备牙过程中产热或深度龋坏未发现可能诱发牙髓炎。典型症状包括夜间自发痛、放射性疼痛。确诊后需行根管治疗,急性期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暂时止痛,但需及时进行牙髓失活处理。
镶牙后出现持续疼痛超过3天或疼痛加剧时,应立即复诊检查修复体状态及牙髓活力。日常避免用修复侧咀嚼硬物,使用牙线清理时注意动作轻柔。修复后1周内建议进食温软食物,定期使用冲牙器维护口腔卫生。若伴随牙龈出血或明显松动,可能提示修复失败需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