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一般不会直接引起耳聋,但可能通过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导致耳鸣或听力下降。颈椎病引发听力问题主要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或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关,具体机制包括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内耳微循环障碍、前庭神经核缺血、中枢听觉通路异常等。若出现持续耳鸣伴眩晕、头痛等症状,需排查耳科疾病与颈椎病的关联性。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能因颈椎退变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引发血管痉挛收缩,影响内耳血供。患者常伴随颈肩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听力下降多为双侧性且呈波动性。椎动脉型颈椎病则因骨赘压迫或颈椎错位导致椎动脉血流减少,可能引发突发性耳聋,但通常伴随旋转性眩晕、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两种情况引起的听力异常多为可逆性,通过颈椎牵引、改善微循环药物等治疗可缓解。
少数情况下,颈椎外伤或严重骨质增生可能直接压迫听神经或脑干听觉传导通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肢体麻木、步态不稳等脊髓压迫症状,需通过颈椎MRI明确诊断。临床中还需注意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等原发性耳科疾病鉴别,避免误将耳聋单纯归因于颈椎病。
颈椎病患者出现听力异常时应尽早就诊耳鼻喉科和脊柱外科,通过纯音测听、声导抗、颈椎血管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枕头过高、颈部受凉等诱发因素,可进行颈部热敷和米字操锻炼。若确诊颈椎病相关听力障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环,配合颈椎康复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获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