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里面硬的通常是脓液、坏死组织和炎症细胞组成的脓栓。火疖子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随着病情发展会形成脓头。
1、脓液脓液是火疖子内部硬块的主要成分,由白细胞、细菌残骸和坏死组织混合而成。当毛囊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免疫系统会调动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到感染部位吞噬细菌,这些细胞死亡后与组织液化产物共同形成黄白色脓液。脓液积聚会导致局部压力增高,形成有明显波动感的硬结。
2、坏死组织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毛囊及周围组织缺血坏死。这些坏死细胞失去正常结构,与纤维蛋白原等血浆成分结合后会形成质地坚硬的坏死核心。随着坏死范围扩大,可在皮下形成直径数毫米至厘米不等的硬结,触摸时有明显坚实感,这是火疖子成熟期的典型表现。
3、炎症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会在感染部位大量浸润。这些细胞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症介质,使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形成纤维网络包裹感染灶。这种细胞浸润和纤维化过程会使硬结的质地更加致密,在脓液未完全液化前呈现橡皮样硬度。
4、细菌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毛囊内繁殖时会形成微小的菌落团块。这些菌落被细菌分泌的蛋白质外壳包裹,与宿主纤维蛋白结合后形成颗粒状硬物。通过细菌培养可观察到这些直径0.5-2毫米的菌落,它们是感染持续存在的标志,也是需要引流通畅才能彻底清除的感染源。
5、角化栓部分火疖子可能合并毛囊角化异常。过度角化的上皮细胞与皮脂混合后会形成角质栓,阻塞毛囊开口。这种角化栓质地坚硬,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培养基。当合并感染时,角化栓会被脓液浸润膨胀,形成黑头样硬质核心,需要完整取出才能促进愈合。
对于火疖子的护理,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挤压以防感染扩散。早期可外用鱼石脂软膏促进化脓,成熟后可考虑碘伏消毒后无菌引流。反复发作需检查血糖排除糖尿病可能,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日常注意皮肤清洁,避免多汗刺激,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复发。若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口服头孢氨苄等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