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过敏起红疙瘩痒可通过局部冷敷、外用抗过敏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避免接触过敏原、穿透气衣物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接触性皮炎、汗液刺激、衣物摩擦、真菌感染、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敷于患处,每次不超过10分钟。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红肿瘙痒,尤其适用于急性期灼热感明显时。注意避免冻伤,皮肤破损时禁用。
2、外用抗过敏药膏:
可选用含氢化可的松的乳膏或炉甘石洗剂,直接涂抹于红疹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快速抑制局部免疫反应,缓解瘙痒症状。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与破溃皮肤接触。
3、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全身过敏反应。适合伴有广泛皮疹或夜间瘙痒加重者,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
4、避免接触过敏原:
排查近期使用的止汗剂、沐浴露或新换洗衣物材质,暂停使用可疑致敏产品。金属纽扣、染色剂等常见接触性过敏原需重点排除,必要时做斑贴试验明确过敏源。
5、穿透气衣物:
选择纯棉或莫代尔材质的宽松内衣,减少腋下皮肤摩擦和汗液积聚。夏季可每日更换2-3次衣物,运动后及时清洁腋窝,保持局部干燥通风。
日常需避免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沐浴水温不宜超过38℃。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调节免疫功能,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红疹扩散伴渗液、发热等症状,或反复发作超过两周未缓解,需及时就诊排查特应性皮炎或真菌性毛囊炎等疾病。夜间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镇静类抗组胺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