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肌瘤大小及位置等因素综合评估。
1、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通过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将肌瘤从子宫肌层剥离,保留子宫完整性。该术式可能面临术后复发风险,需定期随访。术前需评估肌瘤数量及位置,单发浆膜下肌瘤更适合此术式。术后需避孕一段时间待子宫创面愈合。
2、子宫切除术针对无生育需求、肌瘤体积过大或多发性肌瘤患者,通过切除整个子宫达到根治目的。根据病情可选择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手术路径包括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辅助。术后需关注盆底功能恢复,可能出现更年期提前症状需激素替代治疗。
3、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通过栓塞子宫动脉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适合不能耐受手术或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但可能引起卵巢功能减退。术后需密切观察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肌瘤体积通常3-6个月明显缩小。
4、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无创治疗方式,利用超声波聚焦产生高温使肌瘤组织凝固坏死。适合直径小于10厘米的肌壁间肌瘤,需核磁共振精准定位。治疗后可保留子宫结构,但存在肠道损伤等风险,术后需多次影像学复查评估消融效果。
5、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适用于黏膜下肌瘤患者,通过宫腔镜电切器械经阴道切除突向宫腔的肌瘤。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但要求肌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大部分位于宫腔内。术后可能发生宫腔粘连,需放置宫内节育器或使用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
子宫肌瘤术后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盆浴至少一个月。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定期进行盆腔超声复查,观察有无复发迹象。术后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和康复指导,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