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发烧通常持续1-3天,多数患儿发热程度较轻,体温多在38℃左右。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臀部皮疹,建议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
手足口病发热多出现在病程初期,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部分患儿可能无发热症状。发热期间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咽痛等表现,皮疹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多数患儿发热症状可在24-72小时内自行消退,期间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不适。若患儿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需警惕重症手足口病可能。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的情况,此类情况多见于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患儿除发热外,还可能伴随精神差、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神经系统或心肺功能异常表现。若发热伴随这些症状,提示病情较重,需立即就医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发热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温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避免穿盖过多影响散热。患儿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物品需定期消毒,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发热伴随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