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幼儿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表现为突发高热和热退疹出。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栓等退热药物。
2、补充水分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准备补液盐Ⅲ、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口服补液溶液等,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3、观察症状家长需记录发热时长、皮疹形态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抽搐或嗜睡等症状,可能与病毒性脑炎、热性惊厥等并发症有关。
4、及时就医皮疹出现后若伴随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需排除川崎病、麻疹等疾病。血常规检查可辅助诊断,必要时需使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保持室内通风,选择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皮疹无须特殊处理会自行消退。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