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咳嗽可通过多喝水、保持空气湿润、遵医嘱用药、调整饮食、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小儿感冒咳嗽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气候变化、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咳嗽症状。家长可以给小儿准备温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饮用。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冷饮,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咳嗽。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家长需注意观察排尿量,确保水分摄入充足。
2、保持空气湿润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呼吸道干燥引起的咳嗽。家长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将湿毛巾挂在暖气旁增加空气湿度。湿度控制在50%-60%为宜,避免过度潮湿导致霉菌滋生。同时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遵医嘱用药小儿感冒咳嗽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于缓解感冒症状,小儿止咳糖浆用于镇咳祛痰,阿莫西林颗粒用于细菌感染。家长需严格按医嘱给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用药期间要观察小儿反应,如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4、调整饮食感冒咳嗽期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家长可以准备米粥、面条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避免辛辣、油腻、过甜或过咸食物刺激咽喉。对于食欲不振的小儿,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摄入。
5、物理降温如伴有发热,家长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用温水擦拭小儿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物理降温同时要保证小儿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小儿感冒咳嗽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持续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物质。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感冒恢复期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导致症状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