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4周常见的反应有胎动频繁、尿频加重、腰背酸痛、下肢水肿、假性宫缩等。这些症状多与子宫增大压迫周围器官、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1、胎动频繁孕晚期胎儿活动空间受限,胎动幅度可能减小但频率增加。建议每日固定时间记录胎动次数,若两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突然减少过半,需警惕胎儿缺氧可能。胎动异常时可通过左侧卧位、吸氧观察,无效则需立即就医。
2、尿频加重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导致储尿量减少,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甚至漏尿现象。避免睡前过量饮水,排尿时身体前倾有助于排空膀胱。若伴有尿痛、尿急等尿路感染症状,需及时尿常规检查。
3、腰背酸痛子宫前突使腰椎前凸加剧,松弛素分泌导致韧带松弛。建议使用托腹带分担压力,坐卧时腰后垫软枕,避免久站久坐。热敷或孕妇专用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疼痛持续加重需排除椎间盘病变。
4、下肢水肿血液回流受阻及血浆渗透压改变易引发踝部水肿。抬高下肢、穿弹力袜、低盐饮食有助于改善。若水肿蔓延至大腿或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5、假性宫缩布拉克斯顿-希克斯宫缩表现为不规则下腹发紧,持续时间短且强度弱。改变体位或饮水后多可缓解。若宫缩规律增强伴宫颈变化,可能为先兆早产需住院抑制宫缩。
孕34周需保持每日30分钟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避免仰卧位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铁、钙及优质蛋白,推荐西蓝花、牛肉、豆腐等食材。每周产检监测胎心监护,出现阴道流血、破水或持续性腹痛需急诊处理。准备待产包时需包含产妇护理垫、新生儿衣物等必需品,提前熟悉分娩征兆及就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