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宫颈息肉是宫颈黏膜的良性增生,常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月经周期紊乱或经量增多,通常与炎症刺激、激素水平异常、局部血管增生等因素有关。
1、炎症刺激:
慢性宫颈炎或阴道炎长期未愈可能诱发息肉形成。炎症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息肉本身质地脆弱易出血,可能表现为非经期点滴出血或经期延长。需通过妇科检查明确炎症类型,针对性使用抗炎药物控制感染。
2、激素水平异常:
雌激素水平过高会促进宫颈内膜过度增生。这类患者常伴随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息肉切除后需监测激素水平,必要时采用调节内分泌药物治疗。
3、局部血管增生:
息肉内富含毛细血管,机械摩擦易引发出血。临床常见性交后出血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可能被误认为月经提前。阴道超声可评估息肉血供情况,电凝止血或息肉摘除能有效改善症状。
4、机械性阻碍:
较大息肉可能部分阻塞宫颈口,导致经血排出不畅。患者可能出现经期腹痛、经血颜色暗黑伴有血块,宫腔镜检查既能确诊又可同步行息肉切除术。
5、继发贫血风险:
长期不规则出血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需检测血常规评估贫血程度,在治疗息肉的同时补充铁剂改善贫血状态。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经期勤换卫生巾,减少盆浴和游泳;适度运动如瑜伽、快走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食多摄入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菠菜等,限制辛辣食物;定期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息肉复发。若出现持续出血超过10天或单次经量浸透卫生巾每小时1片以上,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