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膀胱镜检查主要适用于保留膀胱的病人。由于膀胱癌的复发也可能发生在肾盂、输尿管、尿道。所以膀胱镜检查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膀胱癌复发的可能。 2、小便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易行。价格不高,且没有任何痛苦,可作为定期复查的主要手段。 3、X线检查。主要是胸片。能够发现肺部有无转移。 4、抽血检查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记物,对膀胱癌有无远处复发转移有一定帮助。5.B超检查肝脏及局部淋巴结,可发现肝脏转移。局部淋巴结转移或邻近组织受到侵犯,病人可能有下腹部不适或疼痛,而保留膀胱的病人,复发的迹象出现血尿、小便过频、排尿疼痛,甚至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由于患有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病,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所以手术后不适或血尿,并不一定就是膀胱癌复发,只有作进一步检查后,才能证实膀胱癌是否有局部复发或转移。
膀胱癌在超声检查中通常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具体回声特征与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等因素相关。超声影像特征主要受肿瘤内部结构、钙化程度、坏死区域分布影响。
1、低回声特征:
多数膀胱尿路上皮癌呈现低回声表现,由于肿瘤细胞排列密集且血供丰富,声波穿透时形成均匀的弱回声区。低回声肿块边界可能清晰或不规则,需结合血流信号判断恶性程度。
2、混合回声表现:
浸润性膀胱癌常见高低回声交错,肿瘤内部坏死液化区域呈无回声,钙化灶则表现为强回声斑块。这种异质性回声提示肿瘤进展期改变,可能伴随肌层浸润。
3、高回声变异:
少数鳞状细胞癌或腺癌因角化物质沉积可能呈现局部高回声,但完全高回声的膀胱肿瘤较为罕见。此类情况需与膀胱结石、术后瘢痕等良性病变鉴别。
4、分期相关特征:
浅表性肿瘤多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基底界限清晰;T2期以上肿瘤常显示为混合回声伴膀胱壁层次中断。超声检查时通过观察回声均匀度可辅助判断肿瘤浸润范围。
5、技术影响因素:
经腹超声受患者体型、膀胱充盈度影响较大,经尿道超声能更准确显示肿瘤回声特性。超声造影可进一步区分肿瘤新生血管模式,提高回声特征诊断价值。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接触联苯胺类化学物质。出现无痛性血尿时应及时进行超声联合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长期吸烟者建议每年泌尿系统超声筛查。膀胱癌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复发,饮食上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量,限制腌制食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但应避免长时间憋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