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牙周炎的确诊需要通过牙周探诊、X线检查和口腔卫生评估等检查手段。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引发,早期症状包括牙龈出血、红肿,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1、牙周探诊是诊断牙周炎的关键步骤。医生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与牙齿之间的深度,即牙周袋深度。正常情况下,牙龈与牙齿的附着深度为1-3毫米,若超过3毫米则提示牙周炎。探诊时还会观察牙龈出血情况,出血是牙周炎的重要标志之一。
2、X线检查可以评估牙槽骨的状况。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X线片能够清晰显示骨质的破坏程度,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性。轻度牙周炎可能仅表现为牙槽骨轻微吸收,而重度牙周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骨质丧失。
3、口腔卫生评估包括检查牙菌斑和牙石的堆积情况。牙菌斑是牙周炎的主要病因,牙石则是牙菌斑矿化后的产物。医生会通过染色剂或直接观察评估患者的口腔清洁状况,并指导患者改善刷牙和使用牙线的方法。
4、血液检查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必要。重度牙周炎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血液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帮助判断牙周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5、微生物检测可用于确定牙周炎的致病菌。通过采集牙周袋内的菌斑样本,实验室可以检测出特定的病原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坦氏菌,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牙周炎的检查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还能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牙周探诊、X线检查和口腔卫生评估,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定期进行这些检查,结合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和控制牙周炎的关键。若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