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根据感染程度和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治疗需根据分度采取抗寄生虫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措施。
1、轻度肝吸虫病: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乏力、食欲减退。治疗以口服抗寄生虫药物为主,如吡喹酮、阿苯达唑,疗程一般为1-3天。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
2、中度肝吸虫病: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肝区不适等症状,肝功能轻度异常。治疗需在抗寄生虫药物基础上,结合保肝药物如甘草酸二铵、水飞蓟素,疗程延长至5-7天。饮食上增加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鸡蛋、瘦肉,避免辛辣刺激。
3、重度肝吸虫病:患者症状明显,如黄疸、腹水、肝脾肿大,肝功能严重受损。治疗需住院,采用静脉注射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同时进行保肝、利尿、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饮食以易消化、高热量为主,如米粥、面条,避免油腻食物。
肝吸虫病的分度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预防肝吸虫病的关键是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注意个人卫生,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