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妇在
怀孕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不伴有蛋白尿或其他器官损害。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严重时需住院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因可能与遗传、胎盘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孕妇更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建议有家族史的孕妇在孕早期进行血压监测,并定期产检。
2、胎盘功能异常:胎盘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妊娠期高血压。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盘功能,必要时进行胎盘功能检测。
3、血管内皮损伤:妊娠期高血压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建议孕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高盐饮食和过度劳累。
4、生活方式调整:孕妇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适量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紧张。
5、药物治疗:对于血压控制不佳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6、住院观察:对于严重妊娠期高血压或出现并发症的孕妇,需住院观察和治疗,必要时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孕妇应定期产检,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