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或大量摄入可能增加患癌风险,但一周内摄入通常不会直接致癌。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谷物、坚果和豆类中,其致癌性与摄入量、持续时间及个体健康状况有关。减少黄曲霉素暴露的关键是避免食用发霉食物,并采取适当的储存和处理方法。
1、黄曲霉素的致癌机制与其代谢产物有关。黄曲霉素在体内被肝脏代谢为具有高度活性的中间产物,这些产物能与DNA结合,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引发癌症。长期暴露于黄曲霉素会增加肝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风险。
2、黄曲霉素的暴露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物摄入。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坚果等食物中黄曲霉素含量较高。储存不当的粮食也容易滋生霉菌,产生黄曲霉素。选择新鲜、干燥的食物,并妥善储存是预防黄曲霉素暴露的重要措施。
3、减少黄曲霉素暴露的方法包括:避免食用发霉或变质的食物,尤其是谷物和坚果;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环境;购买食品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确保产品质量;定期检查家中的粮食储存情况,及时处理发霉食物。
4、对于已经摄入黄曲霉素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食物的摄入来减轻其危害。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中和黄曲霉素的毒性。多喝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增强身体的解毒能力。
黄曲霉素的致癌风险与摄入量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虽然一周内摄入通常不会直接致癌,但长期暴露仍需警惕。通过避免食用发霉食物、妥善储存粮食、增加抗氧化食物摄入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黄曲霉素的暴露风险,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