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守治疗:推拿、牵引(三维牵引)、按摩、服药(中西药)、贴膏药、骶疗、针灸、埋线、封闭、输液等,这些缓解的治疗方法只能解决暂时痛苦,效果只是暂时的,当受凉、劳累、姿势不正确时就易复发或加重。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之一。
2、微创介入治疗:此疗法在CT机或C臂机透视引导下,全过程引导监控操作,定位准确,并能在电视屏幕上目睹治疗全过程,不用切皮仅有穿刺针眼,在短时间内把复杂的技术变为简单化、彻底化、安全化、进而取代了开刀式手术。河南省中医院脊柱外科刘汝银
3、手术治疗:手术需一层层切开皮肤、肌肉、全椎板、半椎板、椎间开窗等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以达到解除神经根的压迫与减压的目的,但存在麻醉意外,创伤大、出血、伤口感染,误伤其它组织等危险、术后脊椎不稳定等并发症,并可能伴有粘连、瘢痕等所致的神经痛。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 http://www.fh21.com.cn/guke/yztc/
倒走对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倒走主要通过改善腰椎稳定性、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调整不良姿势、减轻椎间盘压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方式缓解症状。
1、改善腰椎稳定性:
倒走时需要保持身体平衡,这会激活腰部深层肌肉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往往存在核心肌群无力现象,通过倒走训练可以增强多裂肌、腹横肌等稳定肌群的力量,减少腰椎异常活动,从而降低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2、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倒走时人体重心后移,为维持平衡会不自主收缩腰背部肌肉。这种被动锻炼能增强竖脊肌、腰方肌等核心肌群力量,改善肌肉协调性。核心肌群力量增强后能更好分担椎间盘负荷,延缓退变进程。
3、调整不良姿势: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存在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增大等不良体态。倒走时身体会自然调整为更直立的姿势,有助于纠正日常生活中的错误姿势习惯,减少对椎间盘后缘的持续压迫。
4、减轻椎间盘压力:
倒走时步态与正向行走相反,能改变腰椎受力分布。研究表明这种运动方式可使椎间盘内压力降低15%-20%,特别适合缓解L4-L5、L5-S1节段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症状。
5、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倒走时腰背部肌肉有节律收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介质代谢。良好的血供有助于突出椎间盘周围水肿消退,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同时为椎间盘提供更多营养支持。
建议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倒走作为辅助锻炼方式,初期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进行。锻炼时应穿防滑鞋,保持上身直立,步伐小而稳。可配合游泳、桥式运动等低冲击训练,避免久坐久站。急性发作期需暂停倒走,症状缓解后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必要时使用腰围保护。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维生素D的食物,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若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