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中医认为抽动障碍多与肝风内动、脾虚痰盛、心肾不交等因素有关,治疗以平肝熄风、健脾化痰、调和心肾为主。中医治疗抽动障碍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1、肝风内动是抽动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表现为频繁眨眼、面部抽动、肢体不自主运动等。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或肝血不足可导致肝风内动。治疗上,常用平肝熄风的中药,如天麻、钩藤、白芍等,可有效缓解症状。针灸治疗可选择太冲、行间等穴位,以疏肝理气、平抑肝风。
2、脾虚痰盛也是抽动障碍的重要病因,表现为喉中痰鸣、肢体沉重、动作迟缓等。脾主运化,脾虚则痰湿内生,阻滞经络。治疗上,常用健脾化痰的中药,如茯苓、白术、半夏等,可改善脾虚痰盛的症状。推拿治疗可选择足三里、丰隆等穴位,以健脾化湿、通经活络。
3、心肾不交是抽动障碍的另一病因,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等。心主神明,肾主藏精,心肾不交则神志不宁。治疗上,常用调和心肾的中药,如酸枣仁、远志、龙骨等,可安神定志、调和心肾。针灸治疗可选择神门、太溪等穴位,以宁心安神、交通心肾。
中医治疗抽动障碍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抽动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抽动障碍不仅注重症状的缓解,更重视整体调理,通过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