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躺下睡觉时咳嗽可能由鼻后滴漏、胃食管反流、过敏性鼻炎、呼吸道感染或室内空气干燥等原因引起。
1、鼻后滴漏:
鼻腔分泌物在平躺时倒流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反射。常见于感冒后期或慢性鼻炎患儿,可表现为白天轻微鼻塞、夜间阵发性干咳。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睡前用生理盐水喷鼻有助于缓解症状。
2、胃食管反流:
平卧时胃酸易反流刺激咽喉。婴幼儿食管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进食后1小时内躺卧易出现呛咳、吐奶伴咳嗽。建议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
3、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刺激导致鼻黏膜肿胀,躺下时鼻腔阻塞加重。特征为连续打喷嚏、揉鼻子后出现咳嗽,常见于尘螨或花粉过敏。除螨床品、空气净化器可减少过敏原接触。
4、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或肺炎早期常表现为夜间咳嗽加重。可能伴有发热、呼吸急促,听诊可闻及痰鸣音。病毒感染多见,需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二手烟刺激。
5、空气干燥:
干燥空气直接刺激气道黏膜引发干咳,冬季暖气房尤甚。表现为无痰咳嗽、晨起喉咙干痒,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可有效预防。
建议观察咳嗽特征与伴随症状,记录发作时间与环境因素。保持卧室温度18-22℃、定期清洗寝具,避免毛绒玩具堆积。母乳喂养婴儿可适当抬高床头15度,饮食清淡避免过甜过咸。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出现喘息或进食困难,需及时儿科就诊排除哮喘、百日咳等疾病。日常可进行背部轻拍促进排痰,但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