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被犬咬伤未接种疫苗需立即就医评估狂犬病暴露风险。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极少数可能长达数年,暴露后预防措施包括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
1、风险评估:
需确认咬伤犬只当时是否携带狂犬病毒。若犬只在咬人后10日内死亡或出现典型狂犬病症状,则暴露风险极高。我国属于狂犬病流行区,流浪犬咬伤未接种疫苗者需特别警惕。
2、伤口处理:
即使时隔两年仍建议彻底清洗伤口。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深部伤口需专业清创,必要时延期缝合。
3、疫苗接种:
暴露后免疫接种仍具意义。采用"2-1-1"程序第0天双针,第7天、第21天各1针或5针程序第0、3、7、14、28天。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对潜伏期未结束者有效。
4、免疫球蛋白:
三级暴露者需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按20IU/kg计算剂量,浸润注射在伤口周围。免疫球蛋白能快速中和病毒,与疫苗联合使用效果最佳。
5、医学观察:
需监测发热、头痛、恐水等前驱症状。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即使完成全程免疫,发病后死亡率仍接近100%。
建议立即前往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疾控中心就诊。日常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家养犬猫应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被动物咬伤后务必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超过24小时仍建议补种。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期间忌烟酒、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