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真菌感染可能由环境潮湿、耳道损伤、免疫力下降、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抗真菌药物、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治疗。
1. 环境潮湿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游泳后未及时清理耳道,容易滋生真菌。建议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清洁,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
2. 耳道损伤掏耳不当或异物划伤耳道皮肤会破坏屏障功能。需避免自行掏耳,损伤后可用硼酸酒精滴耳液预防感染,严重时需配合伊曲康唑口服溶液治疗。
3. 免疫力下降熬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免疫力降低时,耳部易受真菌侵袭。应规律作息增强体质,伴随瘙痒渗液时可使用制霉菌素片、联苯苄唑溶液等药物。
4. 糖尿病控制不佳血糖过高会促进真菌生长,患者常合并耳道分泌物增多。需严格控糖,局部配合酮康唑洗剂清洗,顽固感染需口服伏立康唑分散片。
日常避免共用挖耳工具,出现持续耳痒、闷胀感或异味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耳部健康。